5/11/2017

我们是如何根据基因测出皇室血统的


中国姓氏现状

数据来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640-5.jpeg

中国十大姓氏占比超过了全国40%的人口,作为王姓的一份子,小编对我们隔壁“老王”家充满信心,保二争一不在话下。这时临座的老张弱弱的冒出来一句:谁还不是谁家隔壁呢?

说到隔壁这个话题,其实在古代相当常见,尤其是一些超级大姓,来源更为复杂。有人会觉得,人口越多代表一个姓氏越强大。但也有人认为,人口少的姓氏才是单纯的,都是一个共同祖先的后代。并且,“天下王姓是一家“、“汉后无二刘”等说法,很多人都是深信不疑的。其实,关于大姓还是小姓谁更单纯,”天下X姓“是否是一家,这里面是有研究的。


同姓不同宗

据《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的考证,大姓的来源确实要更多一些。现实中,某一姓氏的源头远远比有史可考的记载更复杂。因为入赘、抱养以及避免宗族斗争而产生的改姓行为,实在数不胜数。事实上,只要每一代改姓的概率是1%,或者理解为100个人每繁衍1代会有1个改姓,那么50代(大约1000多年)以后……

作为学渣的我不禁又拿出了计算器


50代以后还能维持原姓的也就60%了(即0.99的50次方,不考虑改回去的情况),100代以后维持原姓的只剩下37%了。以上是理想状况,实际情况更为复杂。别问我怎么知道,我可是做基因检测的。


640-1.jpeg

号称“天下无二蒋”的蒋姓,仅十几例受试样本,已经测出了至少八九个不同类别,且没有一个的比重超过1/3的主流类型。

族谱上尊北宋程颐、程颢为祖先的程氏宗亲,测出的Y染色体类型达十几类,这还只是几十个测试者所检测出的结果。

之前热热闹闹的曹操后裔追踪项目,检测到的结果也是五花八门,号称曹操后代的有15个家族,Y染色体测出了六个大类。

就连人口很少的“轩辕”姓都测出许多Y染色体类型,这些类型的共同祖先很多已经超过1万年了(考虑到现代人类走出非洲也不过6万多年)。

而刘姓汉族目前已经测到了60多支4000年以内的来源不同的支系,这还只是检测到的支系(目前中国接受过Y染色体SNP检测的不到3万人,其中刘姓不到200人),如果覆盖到全国的刘姓人口......完全不敢想象!

640-2.jpeg



大清皇族血脉

尽管如此,但是目前已经有一支姓氏已经可以追溯到Y染色体的源头,那就是——爱新觉罗氏。作为熟读清史的小编,那些年追过的《甄嬛传》《纪晓岚》《鹿鼎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还有《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步步惊心》,堂堂四爷欧巴的姓氏怎么能不铭记于心呢?


爱新觉罗氏为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1644‐1911)的皇族。清朝统治者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清朝灭亡以后族人多改汉姓,如安、廖、曾、金、王、孙、艾、罗、肇、范、关、鄂、赵、毓等。而爱新觉罗就改成了金,也有一些人改姓肇。


复旦大学通过对 7 个自称属于 爱新觉罗的现代家族男性的 Y 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其中3家(其中2家有完整家谱,其最近共祖为努尔哈赤)的Y染色体高度相似且在中国极为稀有,因此目前能严格推出努尔哈赤的曾祖到皇太极这5代人为C单倍群下游的 M401。(此研究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文化意义上爱新觉罗后人会更多。)

640-4.jpeg爱新觉罗皇族血脉扩张极为迅速,后金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


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


可见拥有皇家血统的绝对不是少数,要不要做个祖源测试检查一下自己的皇室血统呢?


参考文献

1、King TE , Jobling MA  (2009) What's in a name? Y chromosomes, surnames and the genetic genealogy revolution.Trends in Genetics, 25(8):351-360.

2、袁义达, 张诚 (2002)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栾成显 (2005) 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继承.历史研究, 2005 (3) :85-96.

4、曾祥委 (2005) 从多姓村到单姓村:东南宗族社会生存策略研究——以粤东丰顺县为例. 客家研究辑刊, (2) :83-92.

5、Liu Y, Chen L,  Yuan Y, Chen J (2012)  A study of surnames in China through isonym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48(3) :341.

6、Shi Yan,(2015),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Y Chromosome of Aisin Gioro, the Imperial House of Qi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