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祖源」App,随时随地查找家族资料

扫码打开「魔方祖源」App

F17应是随枣走廊的核心人群。

关联 1 个家族

春秋楚地大族(2)

      基因标记O-F17及其下游支系应是随枣走廊的核心人群

1. 地理吻合:随枣走廊(南阳盆地-随枣走廊-江汉平原)是连接中原与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历史上一直是人口迁徙、文化交流和政权争夺的要冲。西周时期在此分封曾国、随国、赖国等诸侯国符合当时的政治军事布局。
2. 基因标记的共祖与分化:
    * O-F17 共同祖先生活在约58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时间点早于西周分封数千年。
    * 其下游支系 MF14991 (隋/随姓高频)、F856 (曾姓高频)、F793 (赖姓高频) 在父系上共享这个古老的共同祖先。
    * 这些下游支系的分化时间(形成独立支系的时间)可能更接近西周或更晚时期,这与姓氏形成、家族壮大的时间框架更与西周分封当地人为留守诸侯匹配。
3. 现代姓氏高频分布:
    * 观察到特定下游支系(MF14991, F856, F793)在现代特定姓氏(隋/随、曾、赖)中高频出现,这强烈提示这些姓氏的父系祖先很可能就属于这些基因支系。
    * 这些姓氏在现代湖北、湖南、河南等随枣走廊及周边地区的高频分布,也暗示了这些人群历史上长期在此区域活动。

    
4. 古DNA证据的依据
      最近的长江一带出的考古DNA表明F17应是在这一带分布的,常染也略偏于南方,就差公布地点了。


总之,O-F17人群是随枣走廊地区极其古老的居民,他们的后代(通过其下游支系MF14991, F856, F793)与西周时期的曾国、随国、赖国(尤其是其本土基础或部分贵族)有着深厚的、源远流长的联系,并延续至今。
6 条评论
热门最新

米潘

添加评论

2

楚裔

添加评论

2

楚裔

周边小国如赖(灭于楚武王时期)、唐(灭于公元前505年)均经历“抵抗→附庸→兼并”过程,其贵族通过联姻或服务楚国维持地位。例如唐国贵族后裔在楚任司马。

添加评论

2

淮海

F17是油子岭—屈家岭人群,魔方认为F856那个曾是长沙土著烝改的,那个赖很可能跟楚国南部边境的厉门塞有关,土著因地称姓,别光用AI,自己多看书😀

1 评论

点赞

  • 楚裔

    08-17
    楚人南扩时推行“以夏变夷”,土著烝氏因地名改姓“赖”(古音“烝”“厉”通假),见于昭公四年载“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等围徐以惧吴……遂以诸侯灭赖”。杜预注:“赖,在义阳随县南。”其地即今湖北随州南境,为楚“厉门塞”所在,控扼随枣走廊南端。

    2

米潘

添加评论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