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举人
李成鹏祖其人其事
(居中者为成鹏祖)
清朝时期,在大延东村有一位李氏先祖叫李成鹏,九世祖李瑶之第二子,字图南,号文水,丁卯科举人,揀选知县,应试多冠军之作,序谱有经营之苦,註有《雪心堂制艺》、《名山诗草》、《古文匠心併韻学辑要》,自註年谱、邑候程公延修县志名列彚纂,代创志序。雅宏通洵一时之,老儒宿学也,列邑乘、入文学传。
成鹏祖自幼家贫,但却拥有一颗敏而好学的心。
尽管生活困苦,李成鹏却深知知识的力量,对学问充满了渴望。他常常在艰苦的条件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资源,勤奋读书,有时买不起书籍,他就向邻里、亲友借阅,或者亲自抄写。白天,他会在干完农活的间隙,抓紧时间阅读;夜晚,在微弱的油灯下,他依然沉浸于书本的世界中。
李成鹏不仅好学,而且知书达礼。他的品德高尚,尊敬师长,友爱邻里,深受大家的喜爱和尊敬。
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李成鹏在学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过多年的苦读,清乾隆二十一年丁卯科,他终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一试举人,候选知县。
中举后的李成鹏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修养。他深知自己的成功来之不易,也希望能够为家乡和家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清乾隆三十五年李成鹏亲笔为云云山上“野肈建观音殿”碑冶撰文,曰:“管子称古帝王封泰山者七十二家,自无怀氏以下禅云云者有其九……“
他利用自己的学识,积极参与村里的事务,为村民们提供帮助和建议。他教导村里的年轻学子要勤奋读书,追求知识,鼓励他们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李成鹏的故事在大延东村以及当时郡县传颂开来,成为了后人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李氏族人,让后人明白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即使出身贫寒,也能够取得成功,为家族和社会增光添彩。
而大延东村的李氏家族,也因为有李成鹏这样的杰出先祖而感到自豪。在他的影响下,家族中一直保持着重视教育、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另外,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大延东村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有先民在此定居。村里有众多姓氏,其中李氏家族中除了李成鹏,还有清朝举人李之实、李培硕等历史名人。大延东村还现存李氏宗祠遗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