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祖源」App,随时随地查找家族资料

扫码打开「魔方祖源」App

传统文化唐朝太庙祭祀

祭祀前准备

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祇、神州及宗庙为大祀,社稷、日月星辰、先代帝王、 岳镇海渎、帝社、先蚕、释奠为中祀,司中、司命、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 之属为小祀。大祀,所司每年预定日奏下。小祀,但移牒所由。若天子不亲祭享, 则三公行事;若官缺,则职事三品已上摄三公行事。大祀散斋四日,致斋三日。中 祀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小祀散斋二日,致斋一日。散斋之日,昼理事如旧,夜宿 于家正寝,不得吊丧问疾,不判署刑杀文书,不决罚罪人,不作乐,不预秽恶之事。 致斋惟为祀事得行,其余悉断。若大祀,斋官皆于散斋之日,集于尚书省受誓戒, 太尉读誓文。致斋之日,三公于尚书省安置;余官各于本司,若皇城内无本司,于 太常郊社、太庙署安置。皆日未出前至斋所。至祀前一日,各从斋所昼漏上水五刻 向祠所。接神之官,皆沐浴给明衣。若天子亲祠,则于正殿行致斋之礼。文武官服 裤褶,陪位于殿庭。车驾及斋官赴祠祭之所,州县及金吾清所行之路,不得见诸凶 秽及缞绖者,哭泣之声闻于祭所者权断,讫事依旧。斋官至祠所,太官惟设食。祭 讫,依班序馂,讫,均胙,贵者不重,贱者不虚。中祀已下,惟不受誓戒,自余皆 同大祀之礼。
而天子亲祠者二十有四。三岁一祫,五岁一禘,当 其岁则举。其余二十有二,一岁之间不能遍举,则有司摄事。其非常祀者,有时而 行之。而皇后、皇太子岁行事者各一,其余皆有司行事。
时享:每年四季的孟月(正月、四月、七月、十月)举行。
{禘祭仪式:
基本概念:禘祭是古代天子对天神、祖先的大祭,每五年举行一次,主要目的是祭祀始祖及其所出的最早血脉祖先。
仪式流程:
1.灌酒环节:开始时,主祭者向地上倒酒以请天神,这是迎接祖先之灵的重要步骤。
2.牌位排列:按照左昭(父)右穆(子)的顺序排列先祖牌位,明确祖先的尊卑关系。
3.祭祀对象:主要是始祖及其所出的最早血脉祖先。
祫祭仪式:
基本概念:祫祭是合祭,每三年举行一次,将远近祖先的神主集中在太祖庙进行大合祭。
仪式流程:
1.神主汇聚:将所有祖先的神主集中于太祖庙。
2.祭祀准备:进行迎神、娱神、送神等环节,程序繁复。
3.神主摆放:唐初以景皇帝为太祖,神主按照昭穆顺序排列。
时间安排:在唐代前期,宗庙中是七庙(相当于七辈),后来变为九庙,禘祭和祫祭在这些宗庙中举行。}

 凡祭祀之节有六:
  一曰卜日,
  二曰斋戒,
  三曰陈设,
  四曰省牲器,
  五曰奠玉帛、 宗庙之晨裸,
   六曰进熟、馈食。
{1.卜日  
这是祭祀的准备阶段,通过占卜选择一个合适的日期。在古代,人们相信通过占卜可以获得神灵的启示,从而确定一个吉利的日子来举行祭祀活动,以确保祭祀的顺利和神灵的庇佑。这一环节体现了古人对祭祀的重视和对神灵的敬畏。
2.斋戒  
在祭祀前,祭祀者需要进行斋戒,即保持身心的洁净和虔诚。通常包括沐浴、更衣、戒酒、戒荤等,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重。通过斋戒,祭祀者能够在身体和精神上达到一种纯净的状态,以便更好地与神灵沟通。
3.陈设  
这一步骤涉及准备祭祀用的器具和祭品,如礼器、食物、酒水等。这些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因祭祀对象和规模而异,体现了对祭祀的重视。在祭祀场所内,各种物品需要按照规定的位置和顺序进行摆放,以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4.省牲器  
祭祀前需要检查祭祀用的牲畜和器具,确保它们的洁净和完好。这一环节体现了古人对祭祀的严谨态度,确保祭祀过程的顺利进行。
5.奠玉帛与宗庙之晨祼  
这是祭祀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向神灵或祖先献上玉帛等祭品。在宗庙祭祀中,晨祼是一种特殊的仪式,通过将酒洒在地上来迎请神灵。这一步骤象征着对神灵的供奉和敬意。(宗庙之晨裸”是古代宗庙祭祀中的一个重要仪式环节。
1. 裸(guàn)礼的含义
“裸”又作“盥”,是一种以酒灌地而求降神的祭祀礼仪。在宗庙祭祀的清晨举行,体现了对祖先神灵的敬重与祈愿祖先神灵降临受祭的诚意。
2. 仪式的大致过程
准备工作
酒的选择与准备:使用专门用于祭祀的酒,如郁鬯酒。郁鬯酒是用郁金香草和黑黍酿造而成,气味芳香浓郁,被认为具有特殊的神圣性。
祭祀器具:需要准备好盛酒的器具,如卣(yǒu,一种盛酒器)、瓒(zàn,一种玉制的勺子,用于舀取酒液进行灌洒)等。这些器具往往造型精美,材质珍贵,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仪式流程
祭祀者(通常是天子或特定的王室成员、神职人员等)在清晨进入宗庙,在祖先的牌位或神像前站立。
用瓒从盛酒的卣中舀取郁鬯酒,然后将酒缓缓地浇洒在地上。在浇酒的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特定的祝祷之词,表达对祖先的思念、感恩以及祈求祖先保佑等内容。
酒液渗透入土地,象征着与地下的祖先神灵相沟通,让祖先神灵能够感知到祭祀者的敬意并降临宗庙接受祭祀。)
6.进熟与馈食  
最后,将煮熟的祭品敬献给神灵或祖先。这一步骤象征着后人对神灵和祖先的供奉和感恩,表达了对他们的敬重和祈求福佑的愿望。}

总结祭祀准备阶段
1.斋戒:祭祀前进行清心寡欲的准备。
2.陈设:精心布置祭祀场所。
3.省牲器:检查祭祀用的牲畜和器具。
4.銮驾出宫:皇帝前往宗庙。
5.晨裸:清晨进行灌酒降神的仪式。
6.馈食:向祖先供奉食物。

祭祀

迎神用《永和》
于穆烈祖,弘此丕基。永言配命,子孙保之。百神既洽,万国在兹。是用孝享, 神其格思。

皇帝行用《太和》(皇帝行用”在古代祭祀仪式中涵盖了特定的音乐、礼仪和物品,体现了皇帝的尊贵地位和祭祀的庄重性)。

 登歌酌鬯用《肃和》主要包括乐工登堂演奏和向神灵或祖先献上祭酒两个步骤。

迎俎先用《雍和》(三牲指牛羊猪)

崇兹享祀,诚敬兼至。乐以感灵,礼以昭事。粢盛咸洁,牲牷孔备。永言孝思, 庶几不匮。

酌献始祖用《长发舞》(酌献指三献礼)

皇帝饮福用《寿和》(在三献完毕后,皇帝升坛至饮福之位,北向而立。
经过鞠躬、拜兴等礼仪后,皇帝跪下接受福酒和胙肉。
皇帝先祭酒少许,然后饮福酒,再接受胙肉。
最后,皇帝完成俯伏、拜兴等礼仪,复位。)

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古代祭祀仪式中“送文舞出迎武舞入”涉及特定的步骤、音乐、舞者服饰及象征意义。)

步骤:
1.文舞退场:文舞表演结束后,舞者有序退场,标志着祭祀仪式的一个阶段结束。
2.武舞入场:文舞退场后,武舞紧接着入场,开始表演
文舞:象征以文德治天下,歌颂帝王的文治之功。
武舞:象征以武功平定祸乱,展示国家的武力和强盛。
整体上,这一环节体现了古代对礼仪和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舞蹈和音乐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和对神灵的祈求。
武舞通过模拟战斗场景展示国家的武力和强盛。
舞者手持武器,动作矫健,体现军事力量和战斗精神。
在朝贺和宴享等场合,武舞用于展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彻俎用《雍和》(彻俎”指的是撤去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标志着祭祀仪式进入尾声。这一环节不仅是简单的撤去礼器,更是整个祭祀流程中的关键步骤,体现了对祖先或神灵的敬重以及对仪式完整性的重视。)

送神用《永和》

总结祭祀仪式
1.迎神:通过特定仪式迎接神灵或祖先的降临。
2.皇帝走进太庙,乐工登堂演奏。
3.进俎:献上煮熟的祭品。
4.献礼:进行初献、亚献和终献礼,包括上香、读祝文等环节。
5.拜祭:祭祀者行跪拜之礼,表达敬意。祭祀后的收尾,饮福受胙:祭祀者分享供品,象征与神灵或祖先的共享。
6.文武表演:歌颂帝王的文治之功,展示国家的武力和强盛。
撤馔送神:将供品撤下,送至燎炉焚烧,象征将祭品传递给神灵。
整理祭祀场所:收拾祭品和礼器,结束祭祀仪式。



9 条评论
热门最新

李唐宗亲

1 评论

点赞

  • 李唐宗亲

    03-09
    祭天神奏《豫和》之乐,地祇奏《顺和》,宗庙奏《永 和》。天地、宗庙登歌,俱奏《肃和》。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 《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政和》。皇太子轩悬出 入,奏《承和》。元日,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 皇帝祭享酌酒、读祝文及饮福、受胙,奏《寿和》。五郊迎气,各以月律而奏其音。 又郊庙祭享,奏《化康》、《凯安》之舞。

    点赞

李唐宗亲

添加评论

点赞

李唐宗亲

添加评论

点赞

李唐宗亲

2 评论

点赞

  • 李唐宗亲

    03-09
    六曰进熟。皇帝既升,奠玉、币。太官令帅进馔者奉馔,各陈于内壝门外。谒 者引司徒出,诣馔所。司徒奉昊天上帝之俎,太官令引馔入门,各至其陛。祝史俱 进,跪,彻毛血之豆,降自东陛以出。诸太祝迎馔于坛上。司徒、太官令俱降自东 陛以出。又进设外官、众星之馔。皇帝诣罍洗,盥手,洗爵,升坛自南陛。司徒升 自东陛,立于尊所。斋郎奉俎从升,立于司徒后。皇帝诣上帝尊所,执尊者举幂, 侍中赞酌泛齐,进昊天上帝前,北向跪,奠爵;兴,少退,立。太祝持版进于神右, 东向跪,读祝文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皇 帝再拜。诣配帝酒尊所,执尊者举幂,侍中取爵于坫以进,皇帝受爵,侍中赞酌泛 齐,进高祖神尧皇帝前,东向跪,奠;兴,少退,立。太祝持版进于左,北向跪, 读祝文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曾孙开元神武皇帝臣某,敢昭告于高祖神尧皇帝。” 皇帝再拜。进昊天上帝前,北向立。太祝各以爵酌上尊福酒,合置一爵,太祝持爵 授侍中以进,皇帝再拜,受爵,跪,祭酒,啐酒,奠爵,俯伏,兴。太祝各帅斋郎 进俎。太祝减神前胙肉,共置一俎,授司徒以进,皇帝受以授左右。皇帝跪,取爵, 遂饮,卒爵。侍中进,受虚爵,复于坫。皇帝俯伏,兴,再拜,降自南陛,复于位。 文舞出,武舞入。初,皇帝将复位,谒者引太尉诣罍洗,盥手,洗瓠爵,自东陛升 坛,诣昊天上帝着尊所,执尊者举幂,太尉酌醴齐,进昊天上帝前,北向跪,奠爵; 兴,再拜。诣配帝牺尊所,取爵于坫,酌醴齐,进高祖神尧皇帝前,东向跪,奠爵; 兴,再拜。进昊天上帝前,北向立。诸太祝各以爵酌福酒,合置一爵,进于右,西 向立。太尉再拜,受爵,跪,祭酒,遂饮,卒爵。太祝进,受虚爵,复于坫。太尉 再拜,降,复位。初,太尉献将毕,谒者引光禄卿诣罍洗,盥手,洗瓠爵,升,酌 盎齐。终献如亚献。太尉将升献,谒者七人分引五方帝及大明、夜明等献官,诣罍 洗,盥手,洗瓠爵,各由其陛升,酌泛齐,进,跪奠于神前。初,第一等献官将升, 谒者五人次引献官各诣罍洗,盥、洗,各由其陛升坛,诣第二等内官酒尊所,酌醍 齐以献。赞者四人次引献官诣罍洗,盥、洗,诣外官酒尊所,酌清酒以献。赞者四 人,次引献官诣罍洗,盥、洗,诣众星酒尊所,酌昔酒以献。其祝史、斋郎酌酒助 奠,皆如内官。上下诸祝各进,跪,彻豆,还尊所。奉礼郎曰:“赐胙。”赞者曰: “众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大常卿前奏:“请再拜。”皇帝再拜。奉礼郎曰: “众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乐作一成。太常卿前奏:“请就望燎位。”皇帝就 位,南向立。上下诸祝各执篚,取玉、币、祝版、礼物以上。斋郎以俎载牲体、稷、 黍饭及爵酒,各由其陛降坛,诣柴坛,自南陛登,以币、祝版、馔物置于柴上。户 内诸祝又以内官以下礼币皆从燎。奉礼郎曰:“可燎。”东、西面各六人,以炬燎 火。半柴,太常卿前曰:“礼毕。”皇帝还大次,出中壝门,殿中监前受镇珪,以 授尚衣奉御,殿中监又前受大珪。皇帝入次,谒者、赞引各引祀官,通事舍人分引 从礼群官、诸方客使以次出。赞者引御史、太祝以下俱复执事位。奉礼郎曰:“再 拜。”御史以下皆再拜,出。工人、二舞以次出。

    点赞

  • 李唐宗亲

    03-09
    若宗庙,曰馈食。皇帝既升,祼,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于东门之外, 西向南上。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司徒奉献祖之俎。太官引馔入自正门,至于太 阶。祝史俱进,彻毛血之豆,降自阼阶以出。诸太祝迎馔于阶上设之,乃取萧、稷、 黍擩于脂,燔于炉。太常卿引皇帝诣罍洗,盥手,洗爵,升自阼阶,诣献祖尊彝所, 执尊者举幂,侍中赞酌泛齐,进献祖前,北向跪,奠爵。又诣尊所,侍中取爵于坫 以进,酌泛齐,进神前,北向跪,奠爵,退立。太祝持版进于神右,东面跪,读祝 文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孝曾孙开元神武皇帝某,敢昭告于献祖宣皇帝、祖妣 宣庄皇后张氏。”皇帝再拜,又再拜。奠,诣懿祖尊彝,酌泛齐,进神前,南向跪, 奠爵,少西,俯伏,兴。又醉泛齐,进神前,南向跪,奠爵,少东,退立。祝史西 面跪,读祝文。皇帝再拜,又再拜。次奠太祖、代祖、高祖、太宗、高宗、中宗、 睿宗,皆如懿祖。乃诣东序,西向立。司徒升自阼阶,立于前楹间,北面东上。诸 太祝各以爵酌上尊福酒,合置一爵,太祝持爵授侍中以进。皇帝再拜,受爵,跪, 祭酒、啐酒,奠爵,俯伏,兴。诸太祝各帅斋郎进俎,太祝减神前三牲胙肉,共置 一俎上,以黍、稷饭共置一笾,授司徒以进;太祝又以胙肉授司徒以进。皇帝每受, 以授左右,乃跪取爵,饮,卒爵。侍中进,受虚爵,以授太祝,复于坫。皇帝降自 阼阶,复于版位。文舞出,武舞入。初,皇帝将复位,太尉诣罍洗,盥手,洗爵, 升自阼阶,诣献祖尊彝所,酌醴齐进神前,北向跪,奠爵,少东,兴,再拜。又取 爵于坫,酌醴齐进神前,北向跪,奠爵,少西,北向再拜。次奠懿祖、太祖、代祖、 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如献祖。乃诣东序,西向立。诸太祝各以爵酌福酒, 合置一爵,太祝持爵进于左,北向立。太尉再拜受爵,跪,祭酒,遂饮,卒爵。太 祝进,受爵,复于坫。太尉兴,再拜,复于位。初,太尉献将毕,谒者引光禄卿诣 罍洗,盥、洗,升,酌盎齐。终献如亚献。诸太祝各进。彻豆,还尊所。奉礼郎曰: “赐胙。”赞者曰:“众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太常卿前奏:“请再拜。”皇 帝再拜。奉礼郎曰:“众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乐一成止。太常卿前曰:“礼 毕。”皇帝出门,殿中监前受镇珪。通事舍人、谒者、赞引各引享官、九庙子孙及 从享群官、诸方客使以次出。赞引引御史、太祝以下俱复执事位。奉礼郎曰:“再 拜。”御史以下皆再拜以出。工人、二舞以次出。太庙令与太祝、宫闱令帅腰舆升, 纳神主。其祝版燔于斋坊。

    点赞

李唐宗亲

1 评论

点赞

  • 李唐宗亲

    03-09
    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包括迎神、奠玉帛、进组、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望瘗等环节。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