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该帖子 把西夏侯遗址4个检测古DNA数据的墓葬信息分享给大家看看(有骨骸介意勿入)。11-04· 639 浏览6 评论黄 黄 地层关系,墓葬有上下两层,检测的4个墓葬均为上层(地层关系,不是社会阶层),时代应该是大汶口晚期。发掘简报只给出了墓2的详细图,可以看到大汶口典型的獐牙随葬和陶鼎。摸骨派的研究报告,在如今几乎无用了,缺少墓9的。 6 条评论 热门最新黄 黄 11-04添加评论1 赞 举报该评论 举报该评论 举报类型 违法违规 色情低俗 时政不实信息 引导站外加群 冒充他人 谩骂攻击 网络暴力 其他 无数据 举报描述 举报截图 提交取消评论 双尾猫 11-05摸骨派不能说无用,信息还是很多的添加评论点赞 举报该评论 举报该评论 举报类型 违法违规 色情低俗 时政不实信息 引导站外加群 冒充他人 谩骂攻击 网络暴力 其他 无数据 举报描述 举报截图 提交取消评论黄 黄 11-043 评论点赞 举报该评论 举报该评论 举报类型 违法违规 色情低俗 时政不实信息 引导站外加群 冒充他人 谩骂攻击 网络暴力 其他 无数据 举报描述 举报截图 提交 双尾猫 11-05龙虬庄文化又影响了北辛文化点赞 举报该评论 举报该评论 举报类型 违法违规 色情低俗 时政不实信息 引导站外加群 冒充他人 谩骂攻击 网络暴力 其他 无数据 举报描述 举报截图 提交取消评论黄 黄 11-11@双尾猫:龙虬庄文化其实有点尴尬,北辛文化最早被称为青莲岗文化,是在青莲岗遗址发现的一种以红陶为主辅以彩陶的文化遗存,最初限定在长江南北,后来在苏北刘林、花厅发现相似特征的遗存,后来又在鲁中南发现与苏北相关的遗存,这就是后来所称青莲岗文化。但是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淮河南北的文化差异逐渐增强,因此苏北鲁中南的文化(包括青莲岗遗址)被以内涵丰富的北辛遗址命名为北辛文化,长江下游(包括淮河以南)文化命名为马家滨文化,青莲岗文化逐渐没有人再提了。而龙虬庄文化似乎是2000年左右有学者提出来为了区别于南北北辛、马家滨两个文化并且试图继承青莲岗文化的概念,但是相关论述很少,甚至除了高邮当地鲜有学者提及这个名称。点赞 举报该评论 举报该评论 举报类型 违法违规 色情低俗 时政不实信息 引导站外加群 冒充他人 谩骂攻击 网络暴力 其他 无数据 举报描述 举报截图 提交取消评论取消评论 图片关联家族你保存和创建的家族 完成关联单倍群 完成提交评论
双尾猫 11-05摸骨派不能说无用,信息还是很多的添加评论点赞 举报该评论 举报该评论 举报类型 违法违规 色情低俗 时政不实信息 引导站外加群 冒充他人 谩骂攻击 网络暴力 其他 无数据 举报描述 举报截图 提交取消评论
黄 黄 11-043 评论点赞 举报该评论 举报该评论 举报类型 违法违规 色情低俗 时政不实信息 引导站外加群 冒充他人 谩骂攻击 网络暴力 其他 无数据 举报描述 举报截图 提交 双尾猫 11-05龙虬庄文化又影响了北辛文化点赞 举报该评论 举报该评论 举报类型 违法违规 色情低俗 时政不实信息 引导站外加群 冒充他人 谩骂攻击 网络暴力 其他 无数据 举报描述 举报截图 提交取消评论黄 黄 11-11@双尾猫:龙虬庄文化其实有点尴尬,北辛文化最早被称为青莲岗文化,是在青莲岗遗址发现的一种以红陶为主辅以彩陶的文化遗存,最初限定在长江南北,后来在苏北刘林、花厅发现相似特征的遗存,后来又在鲁中南发现与苏北相关的遗存,这就是后来所称青莲岗文化。但是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淮河南北的文化差异逐渐增强,因此苏北鲁中南的文化(包括青莲岗遗址)被以内涵丰富的北辛遗址命名为北辛文化,长江下游(包括淮河以南)文化命名为马家滨文化,青莲岗文化逐渐没有人再提了。而龙虬庄文化似乎是2000年左右有学者提出来为了区别于南北北辛、马家滨两个文化并且试图继承青莲岗文化的概念,但是相关论述很少,甚至除了高邮当地鲜有学者提及这个名称。点赞 举报该评论 举报该评论 举报类型 违法违规 色情低俗 时政不实信息 引导站外加群 冒充他人 谩骂攻击 网络暴力 其他 无数据 举报描述 举报截图 提交取消评论取消评论
双尾猫
点赞
黄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