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祖源」App,随时随地查找家族资料

扫码打开「魔方祖源」App

郝晏家族首度掘起

关联 1 个家族

太原郝氏家族

          郝晏家族首度崛起  
郝国灭亡之后,有一部分郝国遗民仍然留在渭河流域地区的盩厔鄠县故地,坚守己经残破不堪的丘垄家园,他们沦为秦国臣民后,并没有完全绝望,相反,经过近千年痛苦的裂变后,他们获得一种新生,开始以普通平民族姓的身份去征服生活,通过征战、仕途、经商、讲学等方式,重振郝姓宗族的声威,战国晚年在异军崛起的郝姓家族中,郝晏家族即是这种奋发进取的新郝姓宗族之代表。
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秦灭郝,其族仕秦,上卿大夫郝晏即其后。元代郝姓著名文人郝经在族谱图序中说:郝国为秦所灭,子孙仕秦者有郝晏。
各家郝姓族谱,也无不说郝晏是古郝国遗民的后代,所以郝晏是古雍州郝国遗民的后代,至于他的祖先世系文献不足徵,已不得而知。
郝晏的籍贯,各种族谱传说不同。丹阳谱说他居杜陵;安陆谱、荆州谱等说他祖籍山西并州太原县晋源村,出生在东胡乌桓山后,返回秦国,仍居太原。
安徽省六安《郝氏世谱》则认为郝晏仍居故郝国邑地,并说:“盖郝入秦后,其宗族未尝他徙太原也。″此话虽不全面准确,但说郝晏是雍州郝国遗民是对的。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只说郝晏是秦国人,未指明秦国何地,由此可见,郝晏是那支留居故地的郝国遗民后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时,虽然没有给郝姓宗族史上的这位杰出人物单独立传,但郝晏生平事迹之散见于族谱、野史者有许多为正史所无,如:安徽省丹扬、六安谱等均记载说郝晏生性豪犷多智,年轻时从河北、奉天游说归太原祖居,常游说诸侯各国。
谱称郝晏最初在楚国做官,但仕途发展,不合竞如愿,因转而仕秦孝公,因秦孝公求贤纳才,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颁布了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之策。故在这里郝晏的才能得到发展,最后挂印封侯,称雄诸侯,成为战国大夫上卿之一,他官至上卿国相,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地原在郝国故地,渭河流域十二县,号为霍云君。大概郝晏当时封地很大,但他在这些地分别设立县制都邑派族人管理。
因此,西汉文帝时博士贾谊曰: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郝晏的子孙后裔,各种记载很不一致,有的说郝晏只生一子:郝伯,郝伯一支迁居太原封地。而大多数族谱则说郝晏娶妻姬氏、嬴氐二位夫人共生十一个儿子:莱、荣、芳、兰、艾、艺、萱、蓝、萌、言。家族人丁非常兴盛发达,郝晏作秦相数十年,肯定是姬妾众多,因而子孙也应很多。
据记载说郝晏因受商鞅造反之罪牵连,秦惠文王听信公子虔和公孙贾捏造谣言,于是便借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车裂之刑,并遂使灭商鞅和郝晏之家,似乎商鞅和郝晏的子孙被杀尽了,其实不然,因为郝晏的子孙众多,又散居各地,他们在商鞅车裂后,确实有大部分被满门抄斩灭族,但他有许多幸存者,他们或逃于外,或隐姓埋名,顽强地生存延续下来,所以郝晏的子孙至少有七支幸存并传衍下来,一支为京兆派,如:四川成都谱所记的郝伯。
另一支避乱隐居太原县晋源乡,传说是郝晏的长孙房郝瑷的这一支,也有的说是幼子郝说即郝言一支,并说这一支即形成后来的太原郝氏;还有一支即迁乌桓山的那一支,上谷、渔阴七修谱因此说郝晏居乌桓山,子孙繁衍。
郝晏的这支最兴盛的后裔,或遭杀戮,或逃难异国,或改姓隐居,宗族又一度中衰。
《安陆郝氏世谱》称:秦孝公卒,诸郝避秦惠文王之祸,始别著籍,从此郝氏宗族又各奔东西,分散到四方,另立基业,谋求新的发展和生机。另一支传说迁往汉中郡长乐。
汉源谱说:郝晏九子郝萌,迁居汉中长乐。在民间野史有这样一条极重要的记载:霍,秦相郝晏号霍云君,子孙氏焉。可见,霍云君的子孙中,确实有一支避祸隐姓埋名改姓霍氏,成为郝姓的一支重要的分支姓氏。
此外一支即迁居长安府的那一支,京兆十一修谱因此说郝晏居杜陵,子孙繁衍。另一支避乱隐居渔阳,传说郝晏七子郝萱这一支,另一支曾作为属副将跟从秦朝大将公孙壮东上征战魏国,后被公子虔、公孙贾一伙逼死,怕受牵连之罪,逃至塞北大漠诸胡,成为后世当地匈奴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