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祖源」App,随时随地查找家族资料

扫码打开「魔方祖源」App

黄帝—颛顼—楚人世系很可能是真实存在/万物君


黄帝—颛顼—楚人世系很可能是真实存在

文/万物君

关于黄帝故里,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些说法与周人有关,如“桥山说”,有些说法与周人无关,如“有熊说”。我们已经知道,周人来自贝加尔湖地区,4000年前之后才进入内地的。所以,你是相信黄帝4000多年前生活在蒙古高原,或者3600年前生活在陕北,还是相信他4700多年前生活在新郑?亦或是生活在别的地方?

1、曲阜寿丘说
西晋皇普谧《帝王世纪》载:“黄帝生于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

唐代张守节《史记·五帝本纪·正义》:“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

王燕均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均是从东方入主中原的古帝,这是黄帝族发祥于东方的一个有力证明。

徐旭生认为,鲁国本为少皞之虚,是东夷集团的大本营,华夏集团的黄帝绝不能生在那里。

我们认为,“曲阜寿丘说”太晚出,不足为据。

2、上郡阳周桥山说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上郡)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上郡阳周,即今之陕西子长县。

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等学者奉敕所撰的《皇览·冢墓记》记载:黄帝冢在上郡桥山。

《史记》三家注均说,黄帝冢在上郡阳周桥山。

上述记载,都不算晚,不过,这些记载只是说黄帝葬桥山,没说黄帝故里在桥山。

基于正常的逻辑,故里和葬地大多数情况下是统一的,就此而言,这个生活于阳周的黄帝,很可能是周人的祖先。

根据考古,3800年前,北狄从鄂尔多斯一带南迁到石峁遗址一带。3600年前,北狄离开石峁遗址南下,所以我们姑且假定这个黄帝生活在3600年前。

周人的黄帝生活在3600年前的陕北,新郑的黄帝生活在4700年前
周人的黄帝生活在3600年前的陕北,新郑的黄帝生活在4700年前
周人的黄帝生活在3600年前的陕北,新郑的黄帝生活在4700年前
陕西子长县黄帝冢

3、中部县桥山说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纪》:“坊州中部县……桥山有黄帝陵。”

朱元璋洪武四年年底,“礼部定议……中部祭黄帝”。

1944年,改称中部县名为“黄陵县”。

我们认为,中部县桥山有黄帝陵,本就是附会。因此,黄陵县更加不可能是黄帝故里。

4、正宁阳周桥山说
北齐魏收《魏书》:“赵兴郡,真君二年置,领县五:阳周,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桥山、黄帝冢、泥阳城、高平城、秋水。”

《隋书·地理志》:“北地郡后魏置豳州,西魏改为宁州。大业初复曰豳州。统县六……罗川:旧曰阳周,开皇中改焉。又西魏置显州,后周废。有桥山。”

唐代李泰《括地志》:“宁州罗川县在州东南七十里,汉阳周县。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真宁县……桥山,一名子午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冢,在桥山上。”

自从《魏书》称赵兴郡下有阳周后,后续就出现了各种错误的说法。实在不值一驳。

周人的黄帝生活在3600年前的陕北,新郑的黄帝生活在4700年前
5、河北涿鹿说
《史记·五帝本纪》:“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太平寰宇记》妫州怀柔县:“桥山。山有祠,黄帝葬此。”

黄帝葬于涿鹿一带,那么涿鹿也有可能是他的故里。

然而,涿鹿一带不仅有黄帝庙,还有尧祠、舜祠、蚩尤城。魏晋时,涿鹿已形成了一个古帝王的祭祀圣地,我们能说尧、舜、蚩尤故里在涿鹿吗?当然不能。同理,我们也不能说黄帝故里在涿鹿。

6、甘肃清水说
《水经·渭水注》:“渭水……出泾谷峡。又西北,轩辕谷水注之,水出南山轩辕溪。(东汉灵帝时)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封(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

《直隶秦州新志》:“轩辕谷隘,清水县东七十里,黄帝诞此。”

《甘肃省志考异》:“轩辕谷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黄帝生处也。”

这种说法有很大概率是附会。

7、湖南长沙说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湖南风物志》:“君山……山上有轩辕谷,传为黄帝铸鼎之地方。”

5300-4600年前,长沙一带为屈家岭文化分布区,属苗蛮文化范畴,不可能是黄帝故里。

8、蒙古高原说
《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庄寿雨认为,蒙古高原上的云,无论从空间上、时间上,以及作用强度上都胜于平原上的云对人生存的作用,因此黄帝部落生活在蒙古高原。

这种说法无古籍记载为证,故不足信。

9、灵宝说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

灵宝到三门峡一带,是庙底沟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发源地。据考证,青要之山不在新安,而在灵宝。因此,灵宝有可能是黄帝故里。

10、河南新郑说
《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战国《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

《庄子·杂篇·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西晋皇普谧《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综合上述文献记载,关于黄帝故里有如下要点:

一、黄帝名轩辕,居轩辕之丘;

二、黄帝居住在有熊,为有熊氏;

三、黄帝长于姬水附近;

四、黄帝居住地附近有具茨山;

五、黄帝娶西陵氏女子为妻。

简而言之,黄帝居住在有熊的轩辕之丘,旁边有姬水流过,又有具茨山。长大后娶西陵女子为妻,西陵当在有熊的附近,不会太远。

符合上述条件的,只有新郑。

古人认为,有熊在新郑;姬水或是潩水;具茨山在新郑附近;西陵氏在新郑的正南方100公里。

相关文献如下:

汉代焦延寿《焦氏易林》:“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西晋皇普谧《帝王世纪》:“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

《水经注》:“洧水又东迳新郑县故城中……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

11、黄帝是谁?
姓氏是周人的发明,黄帝时代没有姓,只有氏。

所以,姬水之说、姜水之说,都是附会。

姬、姜二姓分别来自狄族和羌族,与黄帝、炎帝无直接关系。

那么,与黄帝有关的关键词就剩下了四个:

有熊氏、轩辕丘、具茨山、西陵氏嫘祖

我们知道,祝融之墟在新郑,季连被祝融称之为穴熊,楚人以熊为氏,而且祖颛顼。

所以,黄帝-颛顼-楚人世系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关于鲧禹,他们与颛顼的关系,有可能不是直系血缘关系,而是母系血缘关系。换言之,鲧禹很可能是豫西九州之羌,属于炎帝系。

关于帝喾,你可以认为他就是少皞,或帝俊。

关于帝尧,他可能是炎帝后裔,但初居地偏东,后来迁徙到晋南。

关于帝舜,可能是太皞氏后裔,从虞城迁徙到晋南。

关于商人,他们可能是少皞族的后裔,其母族或是晋中的氏族。

关于周人,自然是北狄了,4000年前之前在阿尔泰山一带,之后才进入内地的。

关于秦人,他们是少昊氏后裔。

做个小结:

黄帝系:颛顼、楚人

炎帝系:帝尧、鲧禹

太皞族:帝舜

少昊族:帝喾、商人、秦人

北狄系:周人、白狄、赤狄

知道为啥周人总蹭黄帝了吗?因为他们没有源头啊。

蹭着蹭着,黄帝就成了草原民族的祖先了。

然而,实际上,黄帝是中原的颛顼、楚人之祖。

考古上,黄帝族是裴李岗文化-大河村文化人,是最正宗的中原文化人。

12、小结
一、如果黄帝故里在上郡阳周,即陕西子长县,那么他生活于3600年前。

二、如果黄帝故里在新郑,那么他生活于4700年前左右。

三、由于周人的黄帝,和新郑的黄帝,在年代上无法统一,于是给人虚无缥缈的感觉。

(转发)
15 条评论
热门最新

楚裔

楚王家族有传说是来自河南新郑的有熊之墟。

添加评论

4

客从何处来


一个黄帝,各自表述!

添加评论

3

华夏守卫者

黄帝应该是屈家岭人,颛顼石家河人。

添加评论

2

华夏守卫者

屈家岭,石家河,盘龙城,恰好对应了黄帝,颛顼,楚人概念的出现。

添加评论

1

旅行

旅行者177177

黄帝会成了楚人的祖先?黄帝是N系,你大脑被踢了吗?去好好学习,再来胡说!

2 评论

1

  • 是非终久自分明

    07-30
    他的意思是上古的黄帝可能不止一个,N是周王系这已经证实了!

    点赞

  • 客从何处来

    07-30
    别乱喷。我也只是转发万物君的文章,人家发表个人观点那是学术自由,百家争鸣。

    点赞

朱圣~

添加评论

1

蒋东

我的家谱,余姚,中都大都,新郑,大都杏花营,,祖先因在新,开支散叶,去了余姚,,,后来征战,,在中都,大都定居,,后来因在新郑,,,,,,,来到南通,

添加评论

点赞

记得当年清水塘

熊氏始终是黄帝楚王族迈不过的坎

添加评论

点赞

柳葉劍左使

添加评论

点赞

记得当年清水塘

经典史书、族谱、民间各种记载,无不认为是楚王姓熊,不能以出土几件青铜器,而否定楚王姓酓不姓熊,豫章熊氏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姓熊,有汉代石碑为证,而且年年祭祀楚王,跪拜烧香,已经祭祀两千余年,可以说豫章熊氏是楚王生物后裔是板上钉钉的事,就差古基因验证了

添加评论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