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了,姓氏保真度估计只有5%了,但是只要样本足够大,还是能筛选出真支系。
这里以殷作斌老先生《殷代史》中比较单纯的子姓之氏资料为基准,就呼声最大的三个备选支系ABC(排名不同于标题),分别简单统计23魔方数据:
A:
姓氏 支系占比 全国占比
宋 1.35% 0.70%
郝 0.25% 0.20%
汤 0.23% 0.18%
殷 0.17% 0.13%
牛 0.17% 0.14%
华 0.13% 0.11%
商 0.06% 0.04%
仇 0.06% 0.05%
花 0.06% 0.02%
薄 0.04% 0.01%
成 0.04% 0.08%
宣 0.04% 0.02%
褚 0.02% 0.04%
索 0.02% 0.02%
B:
姓氏 支系占比 全国占比
宋 0.97% 0.70%
郝 0.51% 0.20%
成 0.27% 0.08%
牛 0.23% 0.14%
殷 0.19% 0.13%
汤 0.12% 0.18%
仇 0.08% 0.05%
巫 0.04% 0.03%
索 0.04% 0.02%
C:
姓氏 支系占比 全国占比
宋 0.83% 0.70%
汤 0.28% 0.18%
牛 0.22% 0.14%
索 0.17% 0.02%
华 0.11% 0.11%
雍 0.11% 0.02%
商 0.06% 0.04%
褚 0.06% 0.04%
仇 0.06% 0.05%
薄 0.06% 0.01%
成 0.06% 0.08%
郝 0.06% 0.20%
同时横向对比一下:
N-F1998:
姓氏 支系占比 全国占比
宋 1.02% 0.70%
郝 0.47% 0.20%
牛 0.31% 0.14%
殷 0.24% 0.13%
华 0.16% 0.11%
商 0.08% 0.04%
汤 0.08% 0.18%
薄 0.08% 0.01%
成 0.08% 0.08%
祖 0.08% 0.02%
O-F254:
姓氏 支系占比 全国占比
宋 0.56% 0.70%
郝 0.23% 0.20%
汤 0.18% 0.18%
牛 0.18% 0.14%
殷 0.05% 0.13%
华 0.05% 0.11%
褚 0.05% 0.04%
成 0.05% 0.08%
商 0.03% 0.04%
边 0.03% 0.04%
仇 0.03% 0.05%
花 0.03% 0.02%
祖 0.03% 0.02%
可见,显著姓氏数量:
A 11
B 8
C 9
N-F1998 8
O-F254 4
经比较,暂时可推测A为真支,但数据还不显著;
因为孤证不立,若将显著性的标准定为 支系占比/全国占比>=1.2且支系占比-全国占比>=0.02%,则显著姓氏数量:
A 9
B 7
C 7
N-F1998 8
O-F254 1
经比较,仍可推测A为真支,但数据还不显著,仅可确定排除O-F254;
从主姓 殷+汤(全国占比0.31%,共有748例) 来看:
A 0.40%
B 0.31%
C 0.28%
仅有A显著,B恰好等同全国占比,C低于全国占比,可推测A为真支,但C存在有汤无殷的特殊情况(可能殷姓被追杀),亦或真支。(2023.6.10.)
这些数据中,还有一些数据因为分支时间比启姓时间还要早,是需要先剔除的,有时间的时候再精修数据后再比较一次。
四十米大板砖
点赞
木莲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