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墩墓的溯源
环太湖地区自距今 7000~6000 年的马家浜文化开始,呈现出聚集而葬的趋势,晚期逐渐形成成片的墓地,但与生活区相距不远,随葬品一般只有几件具有实用性的陶器与生产工具。出现的少量玉器均为饰物,如玦、璜、环、镯等实用物品。此时随葬的豆与三足盉(酒器)皆为泥质陶,外红里黑,这种烧造工艺在当时的难度不小,较同时期的其他陶器装饰要复杂,表明此类器物承载了某种特殊的精神渴求与寄托。马家浜文化时期各墓之间的随葬品区别不大,均为生前实用性的物品,应该有生者不忍死其亲,表达“谓如将移居然耳”,转移思念之心的做法。随葬品的出现说明“灵魂不死”的意识在先民中已经存在,随葬墓主生前日用物品,说明马家浜文化先民相信人们死后还是与生前一样的方式享用日常器物。酒器开始出现在此时期墓葬中,说明民众皆能参与宴飨、庆典等仪式性活动,当时社会没有大的等级差别,还处在民神杂糅阶段。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曾提到,这时的古人相信一切有人格的对象,无论是人或神可以强迫或控制着一切非人的力量,相信人类能用仪式和咒语来巧妙地操纵这种力量。
距今 5900 年开始的崧泽文化早期与马家浜文化差别不大,墓葬区与生活区、手工作坊区的距离相隔不远,大小型墓地规模的分化较之前稍明显。崧泽文化中、晚期墓葬随葬品中生产工具所占比例略有下降,非实用性的装饰品有所增加,不同级别随葬品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分化。玉器数量增加,首次出现了放在死者口中的玉琀。鼎、豆、壶等明器作为饮食的象征,明器的出现说明生者认为,死后不再以生前的方式享用日常物品,而是用精神等超乎现实的方式享用器物。玉琀并不是日常使用、象征生前地位的装饰品,而是专门制做的明器,它应该是象征精神沟通之物,可能有类似使人们见到神后,用美好的语言,求得神对子孙护佑等含义。这种现象说明先民意识中,此时神的存在方式惊醒了民众的新觉,早先巫术文化思想中认定统治世界的力量是无意识的,可以借符咒魔的力量,使自然界附和人的愿望,巫觋就是专门从事强迫、压制自然和神灵工作的专职人员。在此时人们认为统治世界的力量是有意识的并具有人格的神灵,可以通过仪式、献祭等温和谄媚手段以求哄诱顽固暴躁、变幻莫测的神灵。这种邀宠神灵的意识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更深层次代表着宗教信仰已初具形态。人是不会向无生命的东西去讨好的,其内涵是神灵开始具有人的意识和人格,祖先在此时被进一步神化,与神的世界已经直接打通,被构想为沟通人神的桥梁,祭祀文化的时代从此来临。
[已注销]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