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字谜:一字九口,天下少有。
打一姓氏。

答案就是今天要说的——曹姓。
但是!这九个都不是重叠的,那如果将重叠的口也计算进去呢?馆长反复数了好几遍,最终确认结果是——24个!

怪不得能说会道,原来是因为嘴巴多啊。😜😜😜
下面进入正片儿
曹姓起源与演变
曹字本义
根据《说文解字》第五篇载:在古代,打官司的原告和被告称为曹。在甲骨文中,曹字从㯥, 㯥是管理打官司的人;下部从曰,表示用言词辩论的含义。古人定义曹为言词理狱也。

嘴皮子不利索是打不赢官司的,难道这就是从甲骨文的一个嘴变成后来二十四个嘴的原因?

金文的曹字还有一种字形为女部加棗,表示与枣有关系。最古老的曹地一定是盛产野枣的地方,在母系社会时期是以采集为主,这个原始群体就是采枣为重要食物来源,自然很重视枣的收成,把枣当作氏族的图腾。

所以曹字本义也有“粮草”、“饲料”之义;转义为“吃粮之人”、“庶人”;再转义为“庶务”。凡从曹之字皆与粮草、饲料有关,如糟、嘈、槽、漕。

插播小知识:史上最名贵的“马槽子”——虢季子白盘(刘铭传在太平军护王府的马厩里发现的),现是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另外,曹的引申还有类、组、群之意,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也自然称为曹了。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陈子昂就曾被贬为军曹(管后勤粮草的小官,类似弼马温)。

曹姓起源
一、以官为氏
颛顼曾孙吴回之孙安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曹官。曹官就是监狱官,安以官为氏。这一支后来发展成国家。商末时国灭,子孙以国名为氏。周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

眼尖的同学找找邾国在哪?图片来源:史图馆
二、源于姬姓
周初分封,周武王之弟振铎被封于曹。战国后期,姬姓曹国被灭,国灭后这一支也改为曹氏。这一支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现在家谱上多以曹振铎为受姓始祖。

三、源于少数民族
隋唐时期,西域昭武九姓之一曹国人的后代。当时,有曹国人来中国,有的以曹为姓。
此外,匈奴、女真、党项、满洲八旗、阿昌族、布依族等都有曹姓。

四、改姓
如曹真本姓秦,被曹操收养后改姓为曹。

曹姓的人口和血统
宋朝时,曹姓大约有6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四位。
明朝时,曹姓大约有6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5%,排在第三十位。这一点跟老赵家同病相怜,在宋元明全国人口大增长的时候,反倒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主体在北方,受战乱影响大,
当代,曹姓大约有79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排在第三十位。这稳定的排名······

当代曹姓在全国相对高频分布的地带有三处,一是以陕晋冀蒙为代表的华北地区;二是以苏沪皖为代表的华东地区;三是以湘南为代表的中南区域。

23魔方祖源团队曾对三支分别来自河北、华东、湘南的曹姓进行过研究,正好对应了以上三处聚居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等待社区更新【家族溯源】专栏。
下面把23魔方曹姓的Y染色体公布出来给大家研究(右边是人数)。



郡望、堂号、家谱
曹姓郡望主要有:彭城郡(今江苏徐州)、谯郡(今安徽亳州)、高平郡(今山东西南部)、东海郡(今山东郯城)、陈留郡(今河南开封)、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巨鹿郡(今河北南部)。
曹姓堂号主要有:谯国堂、彭城堂、高平堂、嘉祥堂、金乡堂、亭山堂、爱敬堂、绣虎堂、安寓堂、安正堂、八斗堂、修德堂、白虎堂、白玉堂、文玉堂、清靖堂(又称“无为堂”)等。
目前23魔方共收录266条家谱信息。
曹姓名人
军事家曹刿,嘴遁的王、心理战大师。一篇《曹刿论战》把这场几千年前的心理大战描绘地活灵活现。

西汉丞相曹参,实干家的代表。汉初继萧何之后担任丞相,延续了萧何休养生息的法令,极大的恢复了汉初国力,“萧规曹随”也传为历史佳话。

魏武帝曹操,曹姓代表人物,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能把刘备吓得大惊失色,足以证明其嘴上功夫之了得。现已证实非夏侯氏过继。同时还有曹丕、曹植、曹冲、曹真、曹仁等。这一家子把曹姓名人占了大半。

八仙之一曹国舅。相传为宋仁宗皇后曹氏长弟,本是一恶人,后来幡然悔悟,得道成仙。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以一部《红楼梦》永远地屹立于中国古典文学最高峰。

当代相声演员曹云金。这······论嘴皮子,还是您嘴多的厉害。

张帆
点赞
张帆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