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胶东孙氏家族(6)

家族的遗传标记为O-MF31191,
它的形成时间为 1040 年前

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O-MF31191,共祖时间约为 1040 年前,推测为集中分布于胶东及东北的一支孙氏家族。

溯源分析

  • 姓氏关联

    姓氏关联

    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1 例辽宁金州与 1 例上海黄浦的孙氏同属于 O-MF31191 类型。

    结合分化树树形和姓氏显著性,我们推测 O-MF31191 类型对应一支以孙姓为主体的家族。

  • 形成时间

    形成时间

    根据推算,O-MF31191 类型共祖于大约 1040 年前,即共同祖先生活在北宋时期。

     

    根据参测用户提供的字辈及谱系信息,本研究所涉福山样本或出自两甲庄、珠岩、西黄山一带孙氏,相传为福山“唐八祖”之后,兄弟八人因唐太祖征高丽,为避战乱从辽东浮海来福山西北隅八家口(今八角)。传至孙成,值金人南侵,率红袄军抗金归宋,其后有居怀远、居登州、居嘉兴、居河南固始者。始迁祖孙志孝(一说兄弟八人,称“明八祖”)于明洪武间由河南固始县小云南镇洼子村(?)返迁福山两甲庄,后裔分布于福山两甲庄村、西珠岩村、西黄山村、张格堡村等地。以上传说或有谬。

     

    两甲庄孙氏为明代福山科举第一望族,明代福山七名进士中孙氏居其六(孙遇[正统丙辰科/1436,历官户部主事、徽州府知府、江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孙珂[遇长子,景泰甲戌科/1454,官广东道监察御史、大理寺丞],孙珪[遇次子,成化戊戌科/1478,官礼科给事中、户部都给事中、陕西右布政使],孙琰[遇四子,成化辛丑科/1481,官中书舍人、尚宝司少卿],孙乐[琰长子,弘治乙丑科/1505,历官浙江秀水知县、京畿道监察御史、陕西鄜州兵备副使、四川布政司参议],孙檠[珂三子,弘治乙丑科/1505,直隶任丘知县])。相传正因孙乐、孙檠同科中甲,故名两甲庄。

    O-MF31191 类型的孙氏具体源流有待进一步探索,留待后续研究。本研究因检测样本有限,尚需更多用户参与深度检测,以使该家族的谱系树和共祖时间更精细准确。

  • 分布情况

    分布情况

    目前,根据23魔方祖源数据库统计,O-MF31191 类型主要分布于山东、东北等地。

社区讨论

默认头像

参与讨论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