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北
大族
基因家族介绍
家族遗传标记为 D-F17409,共祖时间约为 3750 年前,推测为夏商时期在我国西北地区有过较大发展的一支大族。目前,该类型占中国男性人口的比例约为 0.25%。
溯源分析
0.23%
0.44%
0.66%
0.88%
甘肃省
1.09%
陕西省
0.92%
青海省
0.55%
山西省
0.45%
河北省
0.45%
河南省
0.44%
宁夏回族自治区
0.41%
吉林省
0.38%
北京市
0.38%
四川省
0.37%
内蒙古自治区
0.34%
贵州省
0.33%
天津市
0.30%
山东省
0.26%
湖北省
0.20%
重庆市
0.20%
江苏省
0.19%
黑龙江省
0.18%
安徽省
0.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16%
云南省
0.13%
辽宁省
0.13%
上海市
0.12%
福建省
0.06%
江西省
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0.02%
广东省
0.02%
浙江省
0.02%
湖南省
0.01%
- 展开
支系情况
大约在 3750 年前,D-F17409 类型分化形成 7 个主要支系,其中 D-Y162015 分支随后又连续分化为多个支系,支系爆发显著,表明该类型在夏商时期有大量的人口增殖。
历经 3700 余年的人口发展,该类型下游分化形成了四川南充杨氏家族(D-Y161910)、陕甘晋毛氏家族(D-MF298778)、河南安阳员(贠)氏家族(D-MF300268)、陕西榆林及北京郭氏家族(D-MF57227)等众多家族。
姓氏分布
目前,该类型男性人口中,王、刘、李、张等姓占比较高,其余有赵、杨、姚、郭等姓。
现代夏商西北大族后裔的
姓氏占比情况11.31%
王
9.09%
李
7.88%
张
7.07%
刘
4.24%
杨
4.04%
赵
2.22%
陈
2.02%
周
2.02%
姚
2.02%
郭
1.82%
马
1.62%
毛
1.21%
于
1.21%
黄
1.01%
丁
1.01%
侯
1.01%
茅
1.01%
吴
1.01%
曹
1.01%
孙
0.81%
冯
0.81%
高
0.81%
田
0.81%
宋
0.81%
魏
0.81%
窦
0.61%
强
0.61%
霍
0.61%
沈
0.61%
史
0.61%
白
0.61%
辛
0.61%
罗
0.61%
谢
0.61%
袁
0.61%
何
0.61%
韩
0.61%
刁
0.61%
璩
0.40%
路
0.40%
蒲
0.40%
唐
0.40%
薛
0.40%
姜
0.40%
庞
0.40%
祝
0.40%
熊
0.40%
左
0.40%
纪
0.40%
贾
0.40%
郑
0.40%
阳
0.40%
徐
0.40%
詹
0.40%
范
0.40%
邓
0.40%
苟
0.40%
杜
0.40%
胡
0.40%
司
0.40%
许
0.40%
朱
0.40%
都
0.40%
郐
0.40%
蔺
0.20%
瞿
0.20%
鲍
0.20%
吕
0.20%
闫
0.20%
廖
0.20%
龚
0.20%
常
0.20%
向
0.20%
任
0.20%
石
0.20%
冉
0.20%
翁
0.20%
巩
0.20%
鱼
0.20%
邱
0.20%
贺
0.20%
元
0.20%
梅
0.20%
楚
0.20%
隋
0.20%
付
0.20%
佟
0.20%
赖
0.20%
仇
0.20%
彭
0.20%
章
0.20%
栾
0.20%
岑
0.20%
孟
0.20%
江
0.20%
穆
0.20%
康
0.20%
兰
0.20%
逯
0.20%
尤
0.20%
殷
0.20%
梁
0.20%
权
0.20%
宫
0.20%
严
0.20%
燕
0.20%
武
0.20%
葛
0.20%
苗
0.20%
谭
0.20%
古
0.20%
岳
0.20%
施
0.20%
柏
0.20%
安
0.20%
景
0.20%
蔡
0.20%
支
0.20%
慕
0.20%
耿
0.20%
聂
0.20%
辜
0.20%
程
0.20%
韦
0.20%
邹
0.20%
姬
0.20%
郝
0.20%
依
0.20%
员
展开
社区讨论
查看更多
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