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温氏
家族
基因家族介绍
太原温氏家族,汉末至隋唐时期较为著名的世家大族之一,家族基因标记为 O-MF23246,共祖时间为 2030 年前。目前,O-MF23246 在中国男性中的占比约为 0.04%,主要分布在以山西为代表的北方地区。
溯源分析
家族详情
家族情况介绍
太原温氏家族,是汉末至隋唐时期较为著名的世家大族。唐代贞观《氏族志》《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姓氏录》等都将温姓列为「并州太原郡」郡姓之一。该家族起源于汉初,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汉有温疥,封栒侯,谥曰顺。生仁,仁子何,始居太原祁县。」
家族代表人物有:东汉护羌校尉温序、曹魏扬州刺史温恢、东晋江州刺史温峤,初唐礼部尚书温大雅、宰相温彦博、中书侍郎温大有,晚唐花间派诗词鼻祖温庭筠等等。
家族名人简介
温峤温峤
温峤
温峤(288 年—329 年),字太真,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晋名将。
温峤出身太原温氏,初为都官从事,被举为秀才、灼然,授东阁祭酒、潞县县令。后从姨夫北平大将军刘琨为参军。西晋灭亡后,因拥戴晋元帝即位,拜散骑常侍,兼任太子中庶子,辅佐东宫太子。太子继位,即晋明帝,拜为侍中、中书令,从平王敦之乱。晋明帝病重,随王导、郗览等同受顾命,拜江州刺史、持节、都督、平南将军,出镇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又平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始安郡公。
咸和四年(329 年)病逝,时年四十二,获赠使持节、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了解更多温彦博温彦博
温彦博
温彦博(574 年—637 年),名大临,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朝宰相。
温彦博出身太原温氏,自幼聪颖,博览群书。隋朝时授文林郎、直内史省、转通直谒者,幽州总管罗艺引为司马。武德元年(618 年),随罗艺降唐,历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封西河郡公。武德八年(625 年)突厥入侵,温彦博为行军长史随军抵御,被俘,颉利可汗逼问唐军虚实,其因守口如瓶,而被流放至阴山苦寒之地。至唐太宗即位,与突厥会盟,才得以返朝。授雍州治中、寻检校吏部侍郎,后复拜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四年(630 年),任中书令,进封虞国公。贞观十年(636 年),迁尚书右仆射。
贞观十一年(637 年)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获赠特进,谥号为恭,陪葬于昭陵。
了解更多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府祁县(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
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因恃才不羁,得罪权贵,故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被尊为「花间派」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今有《温飞卿集笺注》《花间集》《金荃词》等收录其诗词。
了解更多姓氏分布
根据目前数据统计显示,如今该家族中温姓仍是第一大姓。
人口分布
如今,太原温氏家族的全国男性人口占比约为 0.04%,其分布主要集中在以山西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其中山西的当地人口占比约为 0.4%。此外,在安徽、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也有一定的分布。
社区讨论
查看更多
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