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库
- 姓氏详情
代
姓氏起源
子姓
地域分布
代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十位,人口约五百二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3%左右。
先秦时期,戴姓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繁衍发展,戴撝数传至戴云升时,戴云升由宋迁居谯郡亳州,之后世代留于此,并形成戴姓历史上的第一个郡望——谯郡。西汉时,戴姓有从豫东迁豫南的,如时称“关东人豪”的戴遵为慎阳(今河南正阳)人。而世居谯郡的戴姓为避战乱由亳南迁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并形成广陵郡望。另有一支由豫东迁山东半岛,因这里原是齐国故地,有济水和黄河交汇,这支戴姓以济会为郡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广陵戴姓有戴烈因担任三国时吴的左将军而徙江南,其孙戴渊被司马睿引为心腹,而居建康(今江苏南京)。随着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原烽火连天,中原戴姓大举南迁,谯郡戴姓也有被迫南迁者,居谯郡钅至县(今安徽宿县)的戴逵南迁至会稽嵊县西南,东晋时的戴洋为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东)人,后迁湖北荆州并定居。可见,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戴姓不仅在江浙一带分布更为广泛,而且有徙居今安徽、湖北的。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陈元光婿为戴君胄,为将佐,子为戴仁,父子二人自河南固始随军征讨,后在福建落籍,是为戴姓入闽之始。盛唐之际,社会稳定,政治清明,戴姓在陕西、山西、湖南、江西等地均得以发展繁衍。宋元之际,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侵扰,原居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的戴姓人有南迁福建、广东者。蕉岭一世祖戴玉麟,原居福建漳浦县,于元代徙居镇平(今广东蕉岭)招福乡黄泥崛,子孙昌盛,传至十二世,有仁忠、仁恭兄弟迁往台湾屏东,十三世、十四世中又有数十人迁往台湾高雄、新竹、桃园、内浦等地。明洪武年间,戴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迁于陕西、安徽、山东、河北、东北、江苏等地。清代时还有福建戴姓陆续不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戴姓族人移居海外者。如今,戴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以江苏、浙江两省为多,这两省的戴姓人口占到全国汉族戴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
当代代姓的地域分布
23魔方的基因检测用户中,代姓用户的籍贯地域主要分布在四川省 (占比 26.5%) 、湖北省 (占比 7.7%) 、山东省 (占比 7.7%) 等地。
四川省
占比 26.5%
分布城市 15 个
湖北省
占比 7.7%
分布城市 11 个
山东省
占比 7.7%
分布城市 12 个
河南省
占比 7.4%
分布城市 9 个
辽宁省
占比 7.0%
分布城市 10 个
重庆市
占比 7.0%
分布城市 1 个
安徽省
占比 6.6%
分布城市 9 个
河北省
占比 5.9%
分布城市 6 个
贵州省
占比 4.4%
分布城市 5 个
云南省
占比 3.7%
分布城市 3 个
吉林省
占比 3.7%
分布城市 4 个
黑龙江省
占比 2.9%
分布城市 4 个
北京市
占比 1.8%
分布城市 1 个
陕西省
占比 1.5%
分布城市 3 个
山西省
占比 1.1%
分布城市 2 个
江苏省
占比 1.1%
分布城市 1 个
- 展开
民族分布
当代代姓民族分布
23魔方的基因检测用户中,代姓用户的民族主要有汉族 (占比 91.7%) 、满族 (占比 2.5%) 等。
汉族
91.7%
满族
2.5%
回族
2.2%
蒙古族
1.4%
代姓家族统计
代姓在23魔方家族库中目前有 5 个家族,家族数在23魔方的所有姓氏中排名第 369。分布区域覆盖 2 个省份。
代姓 Y 遗传标记
男性 Y 染色体上的突变能够稳定遗传,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获取 Y 遗传标记,遗传标记能够帮你追溯祖先的信息。
其他地区常见遗传标记类型0.74%
J 类型
主要分布:北非、欧洲、中东、中亚、南亚
0.74%中国常见遗传标记类型99.26%
O 类型
77.78%
C 类型
9.63%
N 类型
8.15%
Q 类型
2.22%
D 类型
1.48%
代姓有哪些遗传标记
O-Y26383
5.2%
Y26383属于Y16154下游分支,拥有一位共同的约5300年前男性祖先,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0.76%,分支众多,属于5000年前爆发强烈的支系之一。目前在北方及江苏等省较为集中。
O-F134
3.7%
F134拥有一位共同的约7300年前的男性祖先,属于F238及F271下游分支。该支系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1.8%。
O-F3323
3%
F3323属于F1759下游分支,在中国男性中占比接近2%。该支系拥有一位约3800年前共同祖先,属于夏-商时代爆发强烈的支系。目前在北方东部较为集中。
1.用户占比=该姓氏属于某家族的人口 / 该姓氏所有人口,即23魔方该姓氏的男性用户中,属于某一家族的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