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库
- 姓氏详情
安

安姓来源较为复杂,可能和外邦、少数民族密切相关。
西汉时,有昌邑国,国都昌邑(今山东巨野),昌邑国国相安乐,安乐后裔可能以安为姓。
东汉和帝时期南匈奴单于名为安国,安国后裔可能以安为姓。
东汉时,有安息国(帕提亚帝国,在今伊朗地区),安息国王太子安清,桓帝建和初至中国,译经三十九部,其后代可能以安为姓。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实施全面汉化改革措施,将鲜卑安迟部改为汉姓安氏,其后代多以安为姓。
唐朝时中西亚地区「昭武九国」中有安国,随着商业和文化的交流,安国商人经由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地区,其后代留居中原便以安为姓。如安禄山原为「康」姓,是「昭武九国」康国的后裔,后因母改嫁安延偃(安国人),冒姓安氏。
明朝时期有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东王巴都噶·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鲁,其后裔融入回族后,也取汉姓为安氏。
乌撒部的彝族土司首领在明代被赐姓安氏,也称乌撒安氏。此外,近代另有许多少数民族群体改姓安氏者,如锡伯族、满族安佳氏改姓安姓。

当代安姓的地域分布
23魔方的基因检测用户中,安姓用户的籍贯地域主要分布在河北省 (占比 15.4%) 、山东省 (占比 12.5%) 、北京市 (占比 11.1%) 等地。
河北省
占比 15.4%
分布城市 11 个
山东省
占比 12.5%
分布城市 16 个
北京市
占比 11.1%
分布城市 1 个
山西省
占比 6.3%
分布城市 9 个
辽宁省
占比 5.9%
分布城市 12 个
河南省
占比 5.6%
分布城市 14 个
陕西省
占比 4.9%
分布城市 5 个
吉林省
占比 4.6%
分布城市 7 个
甘肃省
占比 4.4%
分布城市 9 个
四川省
占比 3.8%
分布城市 12 个
天津市
占比 3.2%
分布城市 1 个
内蒙古自治区
占比 3.0%
分布城市 8 个
黑龙江省
占比 2.9%
分布城市 9 个
江苏省
占比 2.5%
分布城市 9 个
湖北省
占比 1.6%
分布城市 6 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占比 1.5%
分布城市 7 个
浙江省
占比 1.5%
分布城市 7 个
贵州省
占比 1.5%
分布城市 5 个
安徽省
占比 1.4%
分布城市 6 个
上海市
占比 1.1%
分布城市 1 个
- 展开

安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复杂,自西域人成为北方安姓主流以后,外族的血液融入一直没有断过:北魏时河南鲜卑族的安迟氏改为安姓。唐朝的突厥胡人,后来成为柳城的安姓望族,安禄山就出自这支。唐时回鹊人和五代时沙陀人、吐谷浑人、奚人等均有安姓。到明朝时菲律宾苏禄东王在归国途中在德州病逝,其两位王子因守墓留中国,改姓温和安,今山东德州的安姓多出自此。明清时期,北方的蒙古人、满洲人都有改本民族姓为安姓者。西南地区的彝人、云贵川地区的土司和土人在改流归土中改用汉姓,安姓也是主要选用的姓氏。
当代安姓民族分布
23魔方的基因检测用户中,安姓用户的民族主要有汉族 (占比 84.5%) 、回族 (占比 5.3%) 等。

安姓在23魔方家族库中目前有 39 个家族,家族数在23魔方的所有姓氏中排名第 176。分布区域覆盖 13 个省份。
山东安氏
9 个安姓家族
山东省临沂市安氏、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安氏、山东省德州市安氏、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安氏、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安氏
河北安氏
3 个安姓家族
河北安氏家族一支、河北石家庄新乐市安氏、山东安氏家族
云南安氏
3 个安姓家族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荞山镇安氏

男性 Y 染色体上的突变能够稳定遗传,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获取 Y 遗传标记,遗传标记能够帮你追溯祖先的信息。
主要分布:西欧亚、澳洲、北美
11.57%主要分布:北非、欧洲、中东、中亚、南亚
4.17%主要分布:欧洲
0.93%主要分布:非洲、中东、欧洲
0.69%主要分布:中东、高加索、欧洲
0.69%主要分布:南亚、中东
0.23%主要分布:北非、中东、欧洲
0.23%安姓有哪些遗传标记
C-F3850
1.用户占比=该姓氏属于某家族的人口 / 该姓氏所有人口,即23魔方该姓氏的男性用户中,属于某一家族的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