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库
- 姓氏详情
刀
刀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多民族姓氏,除汉族外,在古今西南各族群(如古蜀人,以及今傣、佤、彝、苗、哈尼等西南诸族)及部分北方民族(如古百济国扶余人,以及今蒙、满、土等北方诸族)中均有分布,来源复杂,仅取汉、傣二族中的刀氏择要述之。
其一汉族刀氏,按今音多读如diāo,鲜见于今人,多见于先秦至两汉间的各类玺印及碑铭中,此汉族刀氏在两汉之后逐渐改写作「刁」氏,亦参考本站「刁」氏条。
汉族刀氏源流有三:商时有「刀方」,如殷墟卜辞有多次「(王)征刀(召)方」或「伐刀(召)方」记载(此「刀(召)」字,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作「卲」),为商王朝在西部的主要敌对方国,其今地望不详。其后有以国为氏者。
蜀有刀逵(见《广韵》),或作刀达(见《集韵》),其后避难改为刕(lí)氏,因字形生僻,复改回为刀氏。
《姓谱》称齐国大夫、寺人竖刀、一作竖貂,其后有刀氏。胡三省未采纳此说。
其二傣族刀氏,通常读作dāo,在不同文献里有译作「叨」「召」「诏」「昭」「陶」,甚至「岛」「道」等,意谓「主人、领主、头人、王者、尊者」等。
按:傣泐语ᦈᧁᧉ与西双版纳汉语字「召」[tsau3]的读音一致,源于中古汉语「主」t͡ɕɨo字的借音而傣泰诸语中用此汉语借音字表示「领主、主人、领袖」之意,今多用于人名前,作为尊称。
此外,很多滇南傣泐地区的「叨、召、昭……」系职称,也多半与这个ᦈᧁᧉ -前缀译音有关,如「叨勐/昭勐/召勐」。
据载,西双版纳泰泐地区早在南宋时期即已出现以「刀」开头的人名:即《车里宣慰世系》五世、六世召片领的刀亮陇(道良龙)、刀补瓦(道补瓦)父子。
此后「刀(叨)」字逐渐成为ᦈᧁᧉ的主流译音,元(彻里军民总管府)明清(均为车里军民宣慰使司)三代,召片领、昭勐、昭伯等傣族各级土官往往被冠之以「刀/叨XX」尊称,类似于汉语的「XX大人」或者「XX殿下」等,但由于傣族原本没有姓氏,所以是「名+大人」而不是「姓+大人」,比如一个名叫「宁息」的昭纲,就被称为「刀宁息」,一个叫「暹答」的召片领,就被称为「刀暹答」。
到了《明史》中,我国西南地区带刀字头的人名迎来了全面爆发期。此间在与明王朝汉文化的接触中,「刀」逐渐演变为了傣族的一大「姓氏」。
历代人物,汉族刀姓多见于先秦及两汉时期,战国时齐有刀勃,即刁勃,常作貂勃,为著名处士(贤人)、中大夫;
西汉初有刀闲,又作刁闲,齐(治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大盐商;西汉末、王莽新朝之间有刀护,又作刁护,为戊己校尉;东汉桓帝时有侍中刀存,又作刁存。
两汉以后,汉族「刀」姓淡出典籍,多为「刁」姓所取代。而傣族刀姓虽然南宋时已出现,但大量现于正史则是明以降的事,其中有明一代最为集中,明初有刀干孟(又作岛翰勐),为云南麓川土司酋长;
此外有镇沅州知州刀平;大侯州知州刀奉汉;孟定府知府刀浑;威远州知州刀算党;陇川宣抚司宣抚司刀歪孟;芒市长官司长官刀放革;孟琏长官司长官刀派送等等;清代至民国,则有孟连宣抚使刀派鼎、刀派洪等人。
目前我国共有约 6 万刀姓,居全国第 501 位左右(人口数及位次有时效性,会随时间而发生动态变化),集中分布在云南省。
其中,普洱市(尤以景谷县、思茅区、澜沧县为最)、玉溪市(尤以新平县、元江县为最)、西双版纳州(下属各市县景洪、勐腊、勐海都较均匀),德宏州(尤以盈江县为最),临沧市(尤以耿马县为最)是刀姓人口最集中的五个市州。
当代刀姓的地域分布
23魔方的基因检测用户中,刀姓用户的籍贯地域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占比 87.5%) 、吉林省 (占比 12.5%) 等地。
云南省
占比 87.5%
分布城市 3 个
吉林省
占比 12.5%
分布城市 1 个
当代刀姓民族分布
23魔方的基因检测用户中,刀姓用户的民族主要有傣族 (占比 75%) 、哈尼族 (占比 12.5%) 等。
历史发展过程中,改姓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现在的刀姓也有可能是其他名人家族的后代。
男性 Y 染色体上的突变能够稳定遗传,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获取 Y 遗传标记,遗传标记能够帮你追溯祖先的信息。
主要分布:北非、欧洲、中东、中亚、南亚
10.00%刀姓有哪些遗传标记
1.用户占比=该姓氏属于某家族的人口 / 该姓氏所有人口,即23魔方该姓氏的男性用户中,属于某一家族的人口比例